Published on

YINWANG

除了每天必去的几个技术站点和咨询站点外,有些缺乏有深度的文章,给自己一些新的观点和见解。这个时候开始想念王垠。

打开 yinwang.org 发现这段时间没有来,已经更新了好几篇新文章了。从 那些垠黑们 一口气看到 对中国人的信心。说实话篇幅都不算短,而且包含的信息量很大,有些甚至一句话或者一个段落都要停下来想上一想。

说 王垠 是天才,真心不为过。

一时兴起,想起当年 (2006) 年的时候在网上看到的那篇 《完全用 GNU/Linux 工作》 的文章,重读了一遍,即便现在看到都过去了十年之久,即便后来王垠自己还特地发了一篇文章来给自己澄清,说自己说了很多大话,自己是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写下的那篇文章。但是,仍旧可以从这篇文章中看出王垠他思考问题方式以及观察的细致,有宝贵的独立思考能力,这一点真的是非常稀有。

人云亦云,是绝大多数人都在做的事情,随波逐流,也是大部分人最终的选择。

确实如同后面文章里提到的,有些人跟他来信说,希望进入某个公司后,踏踏实实做事情,做到高管后,说出来的话才有人愿意听。而王垠不这么看,在他看来,职场中充满政治斗争,最终能做到高管说明你已经融入到这个体系,原本你不在体系内的时候的想法,等你在体系内之后很大可能你就不再会发声,你已经成为既得利益者。而道理正确,思路清晰的观点,不必依附在名人或者高管这样的人,不必非得是这样的人说出来才能让人信服。讲得真好,是呀,想想,我们自己是不是也慢慢变成了文章中来信人的心态,在没有什么身份没有什么地位的时候不敢说出正确的话,当然我们没有王垠那样的才华,没有办法做到他那样潇洒,不过即便如此,仍然不要放弃心底的那些坚持。

有些时候,会突然想到鲁迅先生,他提到的中国的看客。

这个时代在进步,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,不过精神文明的问题改变的不大。就如王垠提到的中国式母亲一样,他们宁愿去相信朋友圈分享的那些鸡汤,成功学,甚至今日头条里提到的忽悠人的段子,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,不愿意相信他们长大了,可以单独去面对这个世界,可以独立去生活。

自己其实不止一次想过,虽然我们处在这样的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,可是我们在虚拟世界里消费了这么多时间,真的就没有人在反思这个事情吗?真的要超 《黑镜》 那样的生活发展吗?当你环顾四周,发现 99% 的人都在盯着手机。送快递的小哥,一边开车一遍看手机,开车的司机,一边开车一边发 weixin 。地铁里公交上,全是低头玩手机的人。

互联网就是有这么大的魅力,能把全世界的人连接在一起,不分老幼,不分男女。信息实时传递,少了当年收发信件等待的时候美好回忆,更多的时候是不假思索,甚至连 8 小时外的生活时间和工作时间都模糊了,手机 24 小时不能离线,甚至一条消息超过半小时没有回复都会焦虑不已。

任何新事物终究会伴随一系列新问题。

在遇到问题,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我们自己也得不停的学习不停的与时俱进。

当然在这个过程中,有幸因互联网认识(我认识他,他不认识我)王垠,也真是一大幸事,他的很多文章都需要读很多遍,而且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新发现。

在现实生活中,做好自己该的做好的事情,并且不断实践,不断优化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的能力,在自己的技术生涯里也能做出一点点小成绩就足够了。资质有限,不可强求。